您的位置 首页 > 国内资讯

【四百工程】百名学子访百村|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赴陕西周至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教育暑期社会实践

  来源: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通讯员:周颖、孙斯妍、王欣媛  百名学子访百村,“沐晨”爱心支教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起良村,这里作为中国古法造纸根源地之一,承载着中国…

  来源: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通讯员:周颖、孙斯妍、王欣媛

  百名学子访百村,“沐晨”爱心支教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起良村,这里作为中国古法造纸根源地之一,承载着中国造纸术的辉煌与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 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“沐晨”爱心支教暑期社会实践队为校级立项队伍,自2020年与陕西省周至县“留守儿童之家”永新希望小学挂牌起以进行5年暑期支教。2024年7月下旬,实践队以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关怀为核心,用五育并举开展三大“心课堂”和两大“心实践”,其中“艺心”课堂依托中华传统文化,用美育润心。期间,实践队三次拜访起良村造纸故里起良蔡侯纸博物馆,并最终促进馆校合作,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。

  一、初探·倾听非遗:探访蔡侯纸博物馆,感受非遗课堂魅力

  蔡侯纸博物馆地处周至县,这座天然博物馆现有藏品643件,是陕西省第一批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活动实践基地,累计开展各类研学活动50余次。实践队的到来,不仅是为了深入了解蔡侯纸的制作工艺,更是为了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带入更多人的视野,尤其是乡村儿童的世界。

  初探博物馆,实践队在刘馆长和胡老师的带领下,队员们亲身体验了蔡侯纸的古法造纸过程,从原料的采集、处理,到打浆、抄纸,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。队员们被非遗文化的深远意义与时代价值深深打动,决心通过线上线下进行宣传,为后续合作筑牢根基。

  传扬·文化润心:搭建非遗文化童心桥,带乡村儿童走进非遗世界

  线上“沐晨”实践队精心拍摄宣传片,展示蔡侯纸制作过程,讲述了其背后文化价值和非遗传承的不易。宣传片不仅展示了蔡侯纸的制作过程,还讲述了其背后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,力求以最直观的方式,将非遗文化之美呈现给观众。

  线下,团队将造纸技艺纳入“心课堂”体系,把非遗故事带进“造纸文化制作纸浆画”课程。孩子们在队员的指导下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,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,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,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。

  二次拜访,实践队带领家访过的留守儿童走进博物馆,聆听传承故事,亲身感受古法技艺,并共同完成花草纸浆画。

  共建·馆校合作: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,共筑文化新篇章

  为了进一步深化合作,实践队与博物馆和学校双方沟通。7月30日,西安明德理工学院与起良蔡侯纸博物馆共建“大学生实践基地”并举行揭牌仪式。周至县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副书记陈刚科、共青团周至县委书记齐漫、周至县文化和旅游局文物科科长高小猛、西安市起良蔡侯纸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刘向阳、陕西周至起良蔡侯纸博物馆长刘晓东,副馆长胡官印、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团委副书记刘雄、西安明德理工学院“沐晨”爱心支教暑期社会实践队指导教师赵效鹏、兰艳及所有队员参加了揭牌仪式。座谈会上,周至县文化和旅游局党委、共青团周至县委、陕西周至起良蔡侯纸博物馆、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校团委、实践队对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、必要性、紧迫性以及青年一代的文化传承使命作交流和经验分享。

  此次活动得到周至县政府、团县委、起良村党委等支持,活动得到周至文旅、周志青年部落、陕西志愿圈等媒体宣传,实践队自媒体宣传相关非遗课堂视频在抖音、微信视频号、小红书等平台投放,点击量达3w+,点赞量达2w+,获得广泛关注。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,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新阶段,基地将通过参与博物馆的日常运营、非遗文化推广活动、乡村支教等项目为大学生提供深入了解、参与非遗文化保护的社会实践场所。

 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“沐晨”爱心支教暑期社会实践队的此次非遗文化之旅,不仅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探索,更是一次教育与实践的完美结合。队员们用行动诠释了对非遗文化的尊重与热爱,用知识与技能为乡村儿童打开了传统文化的大门,用合作与创新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注入了新的动力。未来,他们将继续秉持初心,将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,融入到每一次的支教与实践中,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生根发芽,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/showinfo-2-13723-0.html

相关推荐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Q Q: 358067079

邮箱:358067079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7:30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