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 > 国内资讯

遇腔韵守护者,承非遗微光

近日,江西应用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弋韵传声队走进弋阳,先后与弋阳腔非遗传承人林西怀、弋阳腔导演老凯(艺名)深入交流,在唱腔、故事与历程中,探寻这项古老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脉络。初见…

近日,江西应用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弋韵传声队走进弋阳,先后与弋阳腔非遗传承人林西怀、弋阳腔导演老凯(艺名)深入交流,在唱腔、故事与历程中,探寻这项古老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脉络。

初见林西怀,她身着素雅服饰,开口便带着弋阳腔特有的醇厚韵味。谈及与弋阳腔的缘分,她眼神满是温情:“打小跟着长辈听弋阳腔,这调子能钻进心里。” 十几岁时,她正式拜师学艺,压腿、练声、记唱词,枯燥的基本功训练常常占据一整天。“最难的是抓弋阳腔的‘魂’,高亢里藏着细腻,得反复琢磨才唱得出那味儿。” 凭借热爱与坚持,她深耕数十年,从学习者成长为非遗传承人。

如今,林西怀多了弋阳县第二小学校本课程教师的身份。为让孩子爱上弋阳腔,她花足心思:“孩子注意力易分散,我就把经典故事拆成小故事讲,再教简单唱腔动作。” 课堂上,她手把手教节奏、纠姿态;课后还布置 “小任务”,让孩子回家唱给家人听。“看到娃们跟着调子摇头晃脑,就觉得有希望。” 目前,校本课程已覆盖多个年级,越来越多孩子走近这项传统艺术。

ba01c7d87793ade9c3202bcc3bac38a9

交流中,林西怀多次寄语青年传承者:“想学好弋阳腔,肚子里必须有货。” 她希望青年 “多读书、多学习”,既要钻研唱腔技巧,也要懂背后的历史文化,“戴上‘传承人’帽子,总要做点事”。她期待青年能创新传播方式,让弋阳腔从课堂走向生活。

随后,弋韵传声队与弋阳腔导演老凯对话。老凯对弋阳腔发展历史如数家珍,也分享了自己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变历程。“身份变了,责任也重了。” 他坦言,从前专注打磨自身表演,成为导演后,要统筹整体编排、挖掘曲目内涵,“每一步都得琢磨,想让弋阳腔更出彩”。

老凯对弋阳腔经典曲目有着深厚积累,聊起经典段落,他能清晰讲述创作背景与艺术特色。他还提到,当地县委、县政府一直重视弋阳腔文化,每年都会安排送戏下乡任务,“把弋阳腔送到田间地头,让更多人听到这老调子”。谈及对弋阳腔的情感,老凯眼神坚定:“是真心喜欢,想一直守着它、发展它。”

41bbc580c18085a417fe2beac0499c1f

采访后,弋韵传声队队员们深受触动。“林老师的坚守、老凯老师的付出,让我们懂了非遗传承要靠实际行动。” 队员们表示,未来会结合专业所长,收集整理弋阳腔资料,通过短视频、校园展演等形式助力传播,为这项艺术传承添一份青春力量。

从传承人到校本课堂,从演员到导演,从校园到田间,弋阳腔正在众人的守护与努力中焕发新生。相信这份坚守与热爱,会让这项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。

91af59e1f0ccdcac92d38d188cfb7c4f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/showinfo-2-15984-0.html

相关推荐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Q Q: 358067079

邮箱:358067079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7:30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